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60岁称为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我国古人对于人不同阶段的岁数都有不同的称谓,大家常常听到的“年过花甲”、“花甲之年”、“耳顺之年,就是指60岁的老人。
“花甲”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年的年号分别是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搭配,比如2021年是辛丑年,下一年2022年就应该是壬寅年。这样一定来天干地支共有60种搭配。我们称六十年为“一甲子”,因为六十年最开始的一年都是“甲子年”,甲子也叫花甲,所以就有了古人对于60岁老人“花甲”这一称谓代替年龄。
关于孔子的著作《论语·为政》中提到,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提到的“六十而耳顺”,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耳顺之年”,自然而然被拿来当作六十岁老人的别称。耳顺的意思是,能够听进去那些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听得了坏话,自然而然就“耳顺”了,同样也是因为拥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和心胸,才能够听进去这些不好的话。
我国古代对于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不同的别称,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大多都被用来当作年龄的别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所有年龄阶段的别称,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补充。
3~8岁儿童——垂髫(chuí tiáo)
8~14岁少年——总角
20岁青年——弱冠、及冠
30岁男子——而立
40岁壮年——不惑
50岁中年——知命、半百、大衍
60岁老年——花甲、耳顺
70岁老年——古稀、杖国
80岁高龄——耄耋(mào dié)
90岁高龄——鲐背(tái bèi)
100岁高龄——期颐(qī y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