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青春之歌》的读书笔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青春之歌》是著名的女性作家杨沫的代表作品,它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在中国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命运归宿,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而《青春之歌》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于民族命运表现的不同态度,对人生道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的背景下。塑造了林道静这一人物,以她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他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社会革命的解放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艰难过程,总而谱写出了一曲壮美的青春之歌。小说中对于人物的描写非常成功,毫无疑问,对于林道静的描写是最成功的。当你读杨沫的这部小说时,你会有一种一直看着林道静不断地成长的感觉,到最后你甚至会发现自己也在有某些方面的成长。 林道静的成长道路充满了艰难和曲折。而她的“成长史”开始于她挣脱包办婚姻,愤恨地离家出走。她的出生也隐藏着一段悲惨的故事,她的生母是一位被侮辱的佃农的女儿,而继母一直虐待自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也就造就了她反抗压迫、同情弱者的品格。而在北平的求学生活则提高了她的思想和眼界,使她萌发了个性解放的念头,也才有了后来她断然离家的举动。但是这样一个女孩,注定是要被当时黑暗的社会所折磨的,她的一段“受难史”有渐渐拉开帷幕了。 在出逃投奔表哥时,遇到了校长余敬唐的陷害,且一个人又孤立无援,于是想以死逃避,用自杀来控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此时命运又送来一个人——于永泽。于是主人公坠入情网,又燃起了生命的火花。但是,时间揭示了身边这个男人的虚伪、懦弱和落后的思想。林道静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但另一方面,在和共产党人和一群上进青年的不断接触之中,她心中有产生了许多进步的思想。最终,主人公发出了“不能让他毁灭我的一生”的声音,毅然结束了自己失败的婚姻,积极投身到了社会解放事业当中。但是林道静自身有许多的矛盾,只到以卢嘉川等为首的热血青年纵论时局和抗日救亡的出路,它才真正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前途与社会命运相结合,争取民族和阶级的解放,自己才有真正的希望。从此她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充实和欢欣,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对革命经验的缺乏,导致了被戴愉欺骗和两次被捕入狱。但是监狱生活有大大的促进了她的成长,从第一次“杀身成仁”到第二次积极的在狱中开展革命。林道静不断克服了自己的缺点,经受住了复杂的斗争考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英勇的站到了革命斗争的前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青春之歌》拥有自身的艺术特点,它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了众多人物和事件,通过各种事件的描写,揭示了30年代的尖锐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时也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曾经徘徊迷茫到后来觉醒的王晓燕、许宁;有追名逐利的于永泽;有纵欲沉沦的白莉萍、陈蔚如;有背叛革命的戴愉,等等。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各种知识分子类型。这些人物的出现,也烘托了林道静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实。同时,小说中运用了饱含感情的笔墨来,让读者更加感受到作者的阴柔多情。读完整部作品,有一种倍受鼓舞的感受,对于我们当代的年轻人,虽然不在要求进行某种救国行为和哪样革命,但是,那份对于人生、对于生活的革命精神还应该继续发扬,我们的生活呀有许多困惑,但相信自己也将会和书中林道静一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