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知识>刘锦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刘锦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2024-11-22 02:10:19 编辑:zane 浏览量:576

刘锦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刘锦兰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刘锦兰是谁?提到苏商翘楚中的刘锦兰时,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但是,如今飞驰在中国大地的汽车子午胎,有一半以上,就是靠来自“兴达”的钢帘线支撑着。 “兴达”能够成为该行业的霸主当然离不开刘锦兰的努力,与苏南的企业家们相比,能够在一个苏中小镇创造出这样的辉煌,拖着断腿的刘锦兰和兴达人付出的要更多,成长的道路也显得更为艰难。  电力缺乏 迎来机会 刘锦兰出生于1950年,江苏兴化人。  1968年从扬州农学院毕业回乡的刘锦兰,在村里种过地,当过电工,还做过供电所的主任。八十年代中期,正是乡镇企业方兴未艾之际,尽管地处苏中,戴南镇的手工业却十分发达,由于缺电,很多家庭作坊是靠小柴油机发电维持运转。镇党委决定建自己的小型发电厂。  生性不安分的刘锦兰,毅然放弃了原来稳定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从金融机构贷款200多万元,带领6个电工南下福建购买发电机组,1800吨的设备全部自己装卸。1988年4月,3000KW机组的热电厂建成发电,这个时候的热电厂资产不过500万元。投产当年企业完成产值325万元,实现利税60多万元。  随着镇上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3000KW的发电机组很快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而此时的热电厂刚刚还清了贷款,并没有资金做更大的发电项目。刘锦兰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依然上马了6000KW的发电机组。刘锦兰居然完成了这样的“无米之炊”,这成了小镇的一个传奇,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这么多年过去,当记者问及这个问题时,刘锦兰坦言,“其实也没什么神奇的,那套发电机组可以说是‘骗’回来的,先把发电机组拖回来了,货款是后来慢慢还的,只是用了点商业小技巧”,刘锦兰的坦诚让记者非常意外。 上当受骗 偶然入行 新的发电机组投产后,原本不够用的电反倒显得有些过剩了。刘锦兰又开始为那些多余的电找出路了,同时他深知热电厂只能为镇上的企业服务,不可能做大;企业做大做强,一定要上马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高、发展空间广阔的新项目。  九十年代初,刘锦兰踏上了在全国范围寻找投资项目的征程。北京、河北、广东、深圳、上海……刚开始,他看中了北京一家科研机构的人造水晶项目。可是天意弄人,就在他准备去北京确定该项目时,一次交通意外,他被撞断了腿。  卧床了几个月后,他与人造水晶项目失之交臂。后来在上海一家钢铁生产企业,一个叫“子午胎用钢帘线”的项目吸引了刘锦兰的目光。  “其实当时可以说是被人‘骗’了,这个项目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但是他们并没有告诉我上这个项目的难度,要是当时对这个项目很熟悉的话,可能我就不敢上了。”刘锦兰最可爱之处就是他的坦诚。不懂行的他却成就了今天的行业霸主,这中间他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据了解,当时全国的钢帘线市场需求并不大,而且“子午胎钢帘线”属于异型产品,理论研究匮乏,大学里没有学科,机械、电子、化工、纺织各个领域都涉及到,制造工序之繁、科技含量之高、投资风险之大令绝大多数企业望而生畏。  刘锦兰却有他朴素的道理:要想富,修好路,好路开好车。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大搞经济建设,道路建设自然是基础工程。道路建设发展上去了,车辆等级自然会跟上,车辆等级一上去,子午胎的普及率自然会大幅度提高,那子午胎用钢帘线的市场需求必定与日俱增。 连亏七年 成就霸主 偶然地闯入了这个行业,可今天的成功却不是偶然的。选准了方向,未必就意味着成功。  开始决定上钢帘线项目,刘锦兰和他的同事们还不敢有大的抱负。当时国内有两家企业,年产量都只有2000多吨。刘锦兰请专家们帮助,壮着胆子做了个1万吨的规划,首批投入500万元。这是1991年年底的事。  从化工厅到化工部,尽管人们到处直摇头,认为小小一个乡镇企业搞钢帘线是自寻死路,但刘锦兰还是把批文跑下来了。厂房也建起来了,机器也运进来了,也从上海买来了样品。这么大的项目投入在小镇历史上还没有过,用一位老乡长的说法:“围墙就用了60万块砖头,这还得了。”这是1992年的事,这时已经3000多万元投入下去了。  一切俱备,企业开工,产品生产出来,却被用户告知不合格。刘锦兰带着全厂职工大大小小搞了3900多次试验,终于发现是国产设备有问题,于是想办法改设备。这是1993年的事,这时已经7000多万元投入下去了。  改换了设备,但技术上还得靠上海的工程师,来搞一次就要付3万元,而且不肯传授技术要诀。刘锦兰痛下决心:“希望外援,但不依靠外援。”全厂几百人不回家,开始关起门来没日没夜地搞科研,他自己就瘦得只有60公斤。这是1994年春天的事,这时已经2.1亿元投入下去了。  终于所有问题解决了,合格产品走向了市场,但企业仍然陷落在亏损的泥潭里。很多人疑惑,投入这么大,什么回报也没有,继续干下去有什么前途?甚至有些领导也要企业下马。但刘锦兰坚持住了:“现在下马,才是历史罪人。”这是1994年下半年的事,这时已经4亿元投入下去了。  从1995年到1998年,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不足,而研发、生产成本又非常高昂,兴达公司一直处于负债亏本经营。上级有些部门多次要求钢帘线项目下马,刘锦兰坚信钢帘线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一次次把上级的意见顶了回去,力主加大投资,产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几年里,公司又陆续多方融资投进去将近10个亿。  皇天不负苦心人,1999年,兴达钢帘线迎来了钢帘线项目上马以来的第一个盈利年,年销售额1个多亿,创造利税3000多万。与1993年项目上马相距整整6年!  2000年,随着国内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汽车车型的升级,轮胎结构的变革,子午胎用钢帘线国内市场需求骤然井喷,刘锦兰7年前所展望的未来成为了现实。兴达钢帘线销售额突破2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也是惟一一家与外资钢帘线生产企业并驾齐驱的钢帘线生产商!接下来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减,2001年销售4亿元,2002年达8亿元,到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4.5亿元,利润3.06亿元。 壮大主业 多头并举 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刘锦兰是这样规划的:钢帘线市场需求还有2到3年的增长期,之后将会进入饱和期,2005年之前,兴达会坚持走钢帘线专业化道路,把钢帘线项目做大、做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力争销售收入能达到50亿元。  刘锦兰还透露,兴达已经在上海成立了投资公司,酝酿在香港上市。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兴达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同时,将逐步介入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汽车行业、基础设施行业、金融行业等领域的一些项目,最终形成以主业为龙头、多业并举的大型产业集团。  刘锦兰的成功凭借的是他超乎常人的坚强,熟悉他的人对他印象就是这个人太“倔强”。而他对于自己的成功却非常客观,“兴达能有今天的成就确实离不开我们的努力,但也得益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制度,如果是现在做这样的项目,不可能在连续7年的亏损中挺过来。” 企业不败 以人为主 面对窗外洒满金黄色油菜花的田野,面对田野上铺开崭新而且整齐的厂房,刘锦兰肯定充满成就感。然而对他来说,似乎选对这条路只是运气,坚持走下来只是因为个性,最大的成功在于企业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员工,一大批人才,这一直是他心中企业最大的财富。“我们不光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人为主。”刘锦兰的话似乎蕴含了更多的深意。  “以人为本,还是立足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关心人,塑造人,发挥职工的能动性,而兴达则是把所有职工都当做企业的主人,共同来创造企业和自己的未来。”  兴达的职工们是怎样看待他的呢?兴达集团工会曹副主席笑言,“有些人看到董事长就跑,这些是没有接触过他的职工,因为工作中的他非常严厉;生活中接触过他的工人都喜欢跟他聊天,因为他讲话很风趣。”这的确是实话,刘锦兰说:“据说中国人的肠子比外国人要长1米多,弯弯绕很多,但是你尊重他一寸,他也会尊重你一尺。所以管理靠二三十个专家不行,靠少数管理人员也不行,要靠全体职工。”  在兴达公司的股东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单位,那就是兴达公司的工会,这个工会实际上是兴达公司职工持股会,而且兴达公司工会所占公司股份已达到几乎一半———48%。职工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捆在了一起,随着企业的壮大,职工的身价也是逐年提高。  在苏中这样的小镇能留住人才,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刘锦兰也经历过被抛弃的时候。企业刚开始发展那时,招了80多名大学生,没几个月全都跑光了。为留住人才,他着实动了不少脑筋,给大学生找对象、分房子,最终他觉得,把企业交给他们,把大家捆在企业这棵大树上一起长大,就不怕人才不留下来。  靠与广大职工同舟共济,靠对广大职工真诚相待,刘锦兰克服各种困难,走到了现在。他最为得意的是,即使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拖欠过银行一分钱,也没有欠职工一分钱工资。一次一位领导问刘锦兰,干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最高兴,他说,每年也就高兴一次,年底职工回家过年了,一分钱工资也没少,这时他会在办公室自己来一段“孔明借东风”。有一年最紧张的时候,一直到年三十下班才等到了最后一笔钱,他安排人员给职工一家一家送上门,绝不拖过年。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rticle/20742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