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战略上重视敌人 战术上藐视敌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战略和战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战略是目的、核心和理论;战术是方法、手段和技术;只能针对某一具体事项判定孰是战略孰是战术。战略,亦称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它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力量、战争工具和作战原则与方法,达成制止战争或实现战争目的的谋略和艺术。战略是战争实践的产物。战争是人类社会所有实践活动中最暴烈的一种行动,关系着你死我活的问题。长期战争实践的需求,强制着敌对双方都探索、创造克敌制胜的艺术。作为筹划和指导战争的艺术--战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应运而生、不断发展的。战术,是进行战斗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战术原则,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和战斗行动的方法以及各种保障的措施。按类型,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御战术;按军兵种,分为合同战术、军种战术和兵种战术;按规模,分为兵团战术、部队战术、分队战术等。在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以“用兵之法”表述战术、作战方法。在西方,“战术”一词源于希腊文“布阵的艺术”。战术随着战斗的出现而产生,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战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由古代的徒兵方阵逐渐演变为诸军兵种合同战术。冷兵器时代,敌对双方列成方阵以白刃格斗进行对抗。火器时代,产生了火力杀伤与冲击相结合的线式战术、纵队战术、散兵线战术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坦克、飞机的出现,产生了合同战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种战术、兵种战术和合同战术得到全面的发展。战后,战术核武器、导弹、直升机与其他常规武器的大量发展,部队机械化、装甲化,又使合同战术进入了高速度、大纵深、立体化的新阶段。从范围上讲,战略是国家或一方势力根据形势需要,在整体范围为经营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或能力而指定的一种全局性的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和策略。而战术是指在特定的局部地区,为维持和发展本地区的作用和能力、扫除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威胁而采取的手段。从时间上讲,战略是依据形势需求指定的长期方略。其对时间上的作用,往往可以维持几年或几十年。例如,在解放战争是,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形势以及敌我力量对比的判断,为整个解放事业指定了平均每月消灭将军5到6个旅,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解放军解除国民党统治的方针策略。虽然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但并不是解放军没有按照战略意图执行,而是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人人唾弃的地步,使得解放事业得以加快步伐。战术是有特定时间的,例如解放战争中,为了打破蒋军全面进攻的战术。我军采取了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大部队机动转移、小部队和地方武装以及民兵组织实施骚扰的方式,通过大面积运动,调动和麻痹敌人,以形成局部上我优敌寡的态势,进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事实证明,这一战术有效的完成了我军瓦解敌军战略意图,并按照自己的意图消灭了蒋军有生力量,使国民党军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转而实施局部地区重点进攻的战略。从形式上讲,战略是全局的全竟的,是指导战术形成的总体的构思。而战术是局部的个体的,是围绕战略思想、地区环境指定的有效的方法。是战略思想的特殊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