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夫的历史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古代水路交通,依靠木船。在流急或滩浅的江河中逆水行舟,出现过匍伏两岸、拉纤助船行进的劳动人民。从事这种艰辛工作的人,后世称“纤夫”,宋代则唤做“纤户”。徐州境内的吕梁、百步两洪,“湍浅险恶,多坏舟楫”,拉纤劳动倍外辛苦,所索报酬自然也会提高。然而,在封建史家的笔下,却把他们和牛、驴相提并论,且作为勒索行人的地头蛇 四川、湖南、福建、贵州、江西、山西等省,历史上都有过“纤夫”。因为是低贱的小民,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自然不会引起注目,并付诸记载。但宋代以后,在一些优秀古近体诗中,对“纤夫”的情况,却也不乏反映。 元末明初,广东顺德诗人孙蕡,一次因公到四川。在奉节和巫山两县间的瞿塘峡中赶路,逆江上行。他置身于风高浪大之中,吟出了著名的七言古诗《下瞿塘》。诗中提到数以十计的“纤夫”,拉着长长的纤绳,爬上山崖,夹岸行进:“争牵百丈上岩谷,两旁捷走如猿猱”。尽管诗人只是浮光掠影地白描出拉纤的情景,但“纤夫”们爬高上低,负重而行的辛苦,不难想见。 清康熙后期的诗人王汝骧,也写过四川三峡之一的黄牛峡的“纤夫”。他说,三峡是天下的奇观,“‘黄牛’险尤绝”。在奔腾的江水中,木船由山岩裂隙间经过,涛声如雷,触到礁石,不断激起雪般的浪花。“纤夫”们像蚂蚁般行进,手稍松弛,船就倒退,船尾篙师手中的长篙,多次折断。惊险情景,使他感到,自己入川做官(按王氏为四川通江知县),真是“轻身计何拙!” 乾隆时期的盛锦,有三首描写四川“纤夫”的名作。《十二碚》描述木船将到瞿塘峡时,“纤夫”手拉长绳,登上险峻的山间,奋力前进;《空舲峡》说,江岸的山直插天际,江中大风激起巨浪,声音有如万马奔腾。“纤夫”们吃力地拉船,走十步就要退九步。稍一不慎,船就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过滩》则说,“纤夫”们在山间挽纤而行,船上敲锣鸣鼓,为他们“加油”鼓气。可是,逆流冲力太大,得花很大力气,方能向前走出一步。“纤夫”们挣命地攀爬山崖,弯腰拉纤,头上的破帽,脚上的鞋子常常掉落在地上。他们的妻儿也来帮着拉船。如果纤绳中有一根突然折断,全体都会失手。拉不住船,船向后退,往往触礁翻沉。在这样险象丛生的情况下,诗人叹息说:“寄语名利徒,勿作远行客!” “纤夫”最初是以“个体劳动者”的面貌出现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它曾成为劳动人民被迫承担的一项沉重力役。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写有一首《牵船夫行》的乐府诗。记述了江西赣江十八滩沿岸“纤夫”的悲惨境遇。由于“北来铁骑”(指清军入关后南进)乘船进军,命令沿岸各县征派民夫充当“纤夫”拉船。万安、赣县等知县不敢因循,立即拉来大量民夫,拘禁在江畔古庙中,等待大军前来。他们赤着双足,穿着短衣,自带冷饭,和着江水吞食。挽纤行进的时候,还常被认为偷懒遭到责打。有人累得倒毙江边,同伴们都不敢哭泣。施氏最后不胜感慨地叹息道:“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无呜咽!”他目睹清军征夫牵船、虐待劳动人民的种种惨状,不便抒发感想,于是把首先征调民夫从事拉船力役的行为,认做是东汉初期伏波将军马援、南下交趾平叛时开始的,借以对“牵船夫”们表露深厚的同情。 稍后些时的江南诗人汪受宏,在《九江滩》一诗中,描述了闽西“纤夫”的情况。在“险绝诸滩”的九龙滩,沈氏到达的上一天,七只船触礁.沉没了两只。为保证安全,只得“长索条分”,由船工拉纤,夹岸而行,仅留下年老者操篙。在“一滩水悬一丈高,奔雷卷雪舂怒涛,舟尾向天舟倒立,还防巨石訇相遭”的险恶环境中,“号呼为应”,竭力前行。 乾隆年间的云南诗人张履程,写过一首《拉船夫》,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贵州镇远境内舞水上的“纤夫”情况。在两岸都是峰峦的崎岖山路上,船依大小而决定“纤夫”的人数。他们目不敢旁视,身不能转动,双手触地,臀部朝天,“头先于足足不进,跋前踬后行迁延”。时值炎热的三伏天,累得挥汗如雨。张氏最后百感交集地说,没有亲眼看到“纤夫”辛劳工作的情况,就不要无病呻吟,写作“行路难”之类的诗! 道光年间曾任山西朔平知府的陆应谷,也写有几首有关“纤夫”的诗。在湖南湘水中游,他写下《纤夫行》,反映“纤夫”既像爬沙的螃蟹,又像蹒跚行走的曳足兽,“牵缆上高滩,汗流滴地不能干。”正是炎夏时节,船上的贵官手中挥动扇子,口内吃时鲜水果解渴,毫不怜惜“纤夫”的劳苦,还嫌船走得慢而诃斥“纤夫”们不出力! 陆应谷在山西桑干河,也接触到“纤夫”:农民被强征前往拉船,官府的虎狼吏逐户拉佚,“鸡飞上屋,犬吠出厨”,最后拉到了些未成人的少年和老人,前往服役。“北风吹面冻生粟,纤夫雨汗流至足,欲止不可惧鞭笞,欲上不能气喘促!”诗人最后愤怒地质问说:“吁嗟斯民皆赤子,疲劳如此官胡喜?” 以上介绍的都是行船时所用“纤夫”的情况,更奇特的是,某些官员坐轿子的时候,也别出心裁地用上了“纤夫!” 云南多山,官员们出行乘轿,轿子上山迟缓,于是想出了轿上系纤绳、役使“纤夫”拉轿的办法。 乾、嘉间滇中学者师范在其名著《滇系》中,谈到明清两代征夫服役的情况时,介绍说,劳动人民最苦的力役,就是“纤大轿”。每乘官轿,多者用上24名“纤夫”,最少也有12名。他们像纤船一样,“危峰峻堑,飞奔而上,汗如雨,喘如雷”。师氏叹息说;“谁非赤子,而忍虐使之哉!” “纤夫”的存在,反映出旧中国交通落后的现实。他们有的被强拉来挽舟,进行无偿劳动;也有的是走投无路的贫民,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本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期中在四川江滨居住过的人,对“纤夫”们的艰苦生涯,都会有所见闻,有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