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天文馆游览攻略!!在北京天文馆能看到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体验月球
在几分形似月牙的展示空间内外,为观众提供展示舞台,内部在影片结束后可以试驾月球车。
月球模型表面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标注了近2000个月球地理信息名称,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标明了月球环形山、月海、月湖、月沼、月溪、以及阿波罗登月点等信息,其中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月球环形山。
旋转的运动形态,在这个造型奇特的空间里,观众可以在行进中领略水星、金星、地球的知识影片。并将看到三颗行星的模型:
(1)水星模型直径为153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水手10号飞船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水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水星模型,由于没有对水星的另一面进行探测,模型的两面都再现了水星正面的地貌特征。
(2)金星模型直径为38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麦哲伦飞船雷达探测资料,通过数据转化和程序设计将金星表面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球面图形,制成金星模型。
(3)地球模型直径为400毫米,比例为1:31900000,主要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有关空间摄影资料制作,再现了地球的陆地、海洋颜色等信息。
3.火星风光
一个类似雕塑的半球形,把有关火星的故事囊括其中,透过一个个旋窗,观众可以观赏到火星风光。
4.小天体世界
小天体世界介绍了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相关天文知识,展示了陨石坑图片,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珍贵的陨石:1969年7月21日,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串足迹,同时取回月亮岩石样品。
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代表卡特总统向华国锋主席赠送了一块月岩样品,仅重1克。欧阳自远院士及其研究人员拿走0.5克进行科学研究,而另外0.5克月亮石就在北京天文馆B馆一层的小天体展区内。
5.木星之旅
在巨型的双曲面空间里,展示的是探索木星4颗最主要卫星的故事,它们是木卫一至木卫四,由于这4颗卫星都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的,所以也叫伽利略卫星。
6.土星奇观
土星的故事是在外形仿佛是由巨大吸引力所形成的空间中展示开来。
7.探巡天海冥
巨大的抽象形态,表达了宇宙的广博与震撼,在2006年8月24日的行星定义中,冥王星成为了一颗矮行星。
8.望星空
天文台抽象造型,通过该展区的介绍,观众可以对天文望远镜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认识。展区里有各种望远镜解剖模型及相关介绍:双筒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反射望远镜。
10.太空小影院和宇宙未解之谜剧场
利用影片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天文知识。同时,这里也作为休息区供观众在此休息。
11.宇宙的尺度
观众可以通过巨幅天文壁画,了解整个宇宙的层次结构。
除播放科普节目外,北京天文馆还有各项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夏(冬)令营等各项活动,“星星是我的好朋友”、“天文馆里过大年”等活动已成为北京天文馆的品牌活动 。
流动天文馆:1998年北京天文馆正式组建专职科室,负责“流动天文馆”的科普运行,同时引进专业天文科普宣传车。配有高水准的科普设施,活动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模拟星空演示、天文知识展览、天文互动体验、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科普讲座、陨石标本展示、天文知识咨询等,并可根据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天文科普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天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