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作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昨天,给老娘打了一个电话,在话筒边静静地把她老人家每次都要重复一遍的话听完之后。我突然想起来以前念中学时,她总和我说的一句话,“无志之人常立志,你一定要以此为戒”。十几年过去了,每天还在重复当年的生活状态,唯一不同的是手头忙活的事情,从家庭作业变成了写字、编稿,岁月蹉跎,不知道这算不算人生的悲哀。 立志是荷尔蒙分泌旺盛时候的生活主题,大的如,长大必须成为**家、必须考上北大,小的如下次考试怎么也得再提高三名,一个晚上把历史书后面的大事年表记下来等等。不用说,肯定没实现的居多。每天吹一个希望的肥皂泡,是件快乐的事,毕竟人生只有感受到希望,才会有继续下去的勇气,不过干吹泡泡,全没实现也不行,人生就会出现幻灭感。 志向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贬值的,小的时候志向远大,大人们都夸“这孩子有理想”,大了之后和人谈志向,免不了被嗤笑“还是这么不成熟”。等人过三十,想得都是怎么爬上更好的位子,赚更多的票子,至于早年要成的** 家,早就不以为意了。即使琢磨改变现状,也还是围绕着头衔和薪水转。要是有谁为了儿时的一个梦放弃了眼前的一切,就成了宛若凤毛麟角的“稀有动物”,定然要在亲戚朋友中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说不清为什么,这样让人丧气的生活事实,人们虽然心知肚明,可还是孜孜不倦地为孩子“造梦”,说什么只要有一个伟大的理想,矢志不渝的努力,将来一定可以实现,你看XX就……,完全不提自己当年的理想是怎么破灭的。 不知道有几个成功人士是小的时候就坚定了要当“成功人士”的志向,后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成功”的。反倒是有不少人在某个特殊的场合,遭遇别人鄙视的眼神,受了刺激,才发奋努力而成功的,有人把甚至把苏秦能挎上六国相印,简单归结到他嫂子不给他做饭,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所以说,对绝大多数芸芸众生来说,志向这玩意儿是靠不住的。从小到大,人可以设想无数次构思未来的自己,然而到了那一天到来时,你会发现构思中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完全不一样。正如10岁的时候,你没法想象出你20岁时的生活,20岁的时候,也不可能想象出30岁的情形。生活就是充满了脱轨和意外,越努力的想把自己纳入既定的轨道,就越是徒劳。 拿自己来说,10岁的时候,志向是一个做一名天文学家,20岁的时候,志向是做一名司马迁式的历史学家(有点傻,但还算不上可笑);到了30岁,已经说不清自己的志向,只能描述自己的盼望的生活状态,然而,它看起来如同当年的志向一样可望而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