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词条>什么叫"非正式组织"?

什么叫"非正式组织"?

2024-11-17 08:59:30 编辑:zane 浏览量:570

什么叫"非正式组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什么叫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人们在正式组织所安排的共同工作和在相互接触中,必然会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头头”,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消极作用:非正式组织的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感召力,这种权威是一种“个人魅力型权威”,它的形成源于领袖个人的个性气质、品格才能因素以及感情力量等内在的、非制度性的因素,其特点是没有强制性,对成员的影响具有自然性,成员对此在行为上、心理上更易于服从。非正式领袖往往对组织成员发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研究表明,在正式组织进行组织传播时,组织成员往往只从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内容,至于其态度和行为,则受非正式领袖的影响更大。所以,如果非正式组织的领袖是一个抱着极端的个人主义,借损害组织和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利益而谋求个人私利,或者在非正式组织内传播谣言、蛊惑人心,控制员工对抗组织变革以维护自身利益,那么这个非正式组织就有可能变得“危险”。应对之策:一、紧急应对1、谋求与非正式组织领袖的合作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集中体现了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志趣,他们往往凭借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个人魅力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时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那些正式组织任命的管理者。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着非正式组织的思想和行动。因此,当非正式组织出现“紧密化”、“危险化”时,管理者应对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并在理性和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危机。2、迅速建立通畅的正式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往往是由于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才产生的,并且由于非正式沟通的不规范性和不权威性,经常会引起信息的失真。当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渠道所传递的信息严重失真,并引起组织内部的人心涣散、惶恐时,它就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此,作为管理者,当面对危机时,首先应致力于迅速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权威的、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当组织内的员工对组织的任何情况产生疑问时,有一个合法的渠道获取真实的信息,这样就能把非正式沟通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3、迅速采取内部公关政策当企业出现非正式组织“紧密化”、“危险化”,并产生与企业管理层对抗时,管理者首先要进行自我检讨,是否自身确实存在严重危机员工利益的决定,还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不得不临时采取的措施,或是由于某些心怀不轨的员工在操纵员工。如果确实是由于管理层疏忽而危及员工利益,管理者应该迅速调整政策。如果是不得已的临时措施,或是有人在蛊惑人心,那么管理者可以利用企业的公共场所,进行坦诚、公开的交流,以取得广大员工的信任。同时运用企业中的舆论工具、媒体、事件等,对非正式组织群体成员的共同意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循序渐进地使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意见与企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4、坚决清除极具破坏性的人物一般而言,当非正式组织“紧密化”、“危险化”时一定伴随着某一些或某个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他起到了最大的推动和蛊惑作用,如果他们抱着极端的个人主义,违背组织原则,严重阻碍组织的发展,损害组织和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利益,或者在非正式组织内传播谣言,煽风点火,蛊惑人心。对于这类害群之马,在进行说服改造无效的情况下,要坚决予以开除,使其接受应有的惩罚。这样的目的不仅是为组织除去隐患,且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使怀着同样目的的人不敢造次。但是在采取这样的措施时,务必向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澄清事实,以免引起非正式组织成员的误解,造成人心动荡。5、工作调动必要时把非正式组织的核心员工调离原来的岗位,减弱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非正式组织由紧密型向松散型演变。二、长远之策1、监控非正式组织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形式多样,且它们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发展变化。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对非正式组织进行监控,掌握其发展方向,才能扬长避短,管理好非正式组织。操作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画出非正式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网络图或称非正式组织图。在描述非正式组织结构图时,一般是把它附在正式组织结构图之中,以表示二者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一般而言,这种关系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除非发生某些较大的冲突。2、工作团队小型化在组织设计时,可以考虑将较少的人数组成一组,一般3至10人左右,因为小团体可以使人产生较强的归属感,也容易具有较高的个人成就感。如果一个部门多到40人就必然会形成各自的小团体。这种非正式组织之间可能会产生各种摩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良好工作氛围的保持。但如果能把该部门编为6至7个小单位,他们的社会需要与工作需要就可以合二为一;如果在编组时能按自愿的原则,则必将有助于小组树立集体观念,有利于形成相互协助的工作团队。组合正式群体时,要最大限度地顾及人们的志向、爱好、能力结构、个性特点等因素,使员工获得最佳的心理环境。如:近几年来,在一些组织中推行了聘用制、自由组合等,这种新的劳动组合实际上就是使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结构上趋于一致,让广大员工处在一种“亲近”的人际关系之中工作。这不仅可以减少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以削弱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3、消除同质化非正式组织的根源就在于同质化,比如相似的经历、学历、年龄,相似的背景、价值观,来自同一个城市、同一所大学等等,这是非正式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质化使得员工在压力之下或者利益的驱动下能更快地取得一致,从而为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提供良好的条件。所以尽量保持员工的多样化、差异化是最容易达到效果的方法。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达到消除员工同质化。首先,在招聘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目前企业内现有员工的状况以及非正式组织的情况来制定招聘规划,尤其注意不能增强现有非正式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招聘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能在同一个区域或同一所学校招聘到占一定比例的员工;其次,在用人制度上要引进市场的竞争机制,保持员工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这样就能很容易的来抑制非正式组织的力量的不断壮大。4、改善正式沟通渠道当一个组织缺乏必要的正式沟通或正式沟通的渠道不畅时,非正式沟通便会盛行。因为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真实的信息被传达之前或是不被传达时,非正式沟通的信息便替代了真相。要排除非正式沟通的干扰,就必须重视正式沟通。要及时地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进行正式沟通,尤其是那些与广大组织成员密切相关的事情。要尽可能地使决策公开化、透明化,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有主人翁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同时,注意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被传递到信息的接受方。5、引导非正式沟通考虑到非正式沟通对缓解工作压力,增进人际关系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可以适当的考虑更多地创造机会,在组织内部正确引导非正式沟通渠道,从而使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沟通,最终使组织能够健康发展。如组织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群体成员意见的沟通提供机会,如各种舞会、联欢会、恳谈会等,举办各种专栏、有奖征文、开展合理化建议,体育比赛等等,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潜移默化,逐渐使其接近或相同于企业的观点。在这样的场合,员工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企业内部同部门之间的员工,从而建立起更庞大、更复杂的非正式沟通网络,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更迅速、更快捷的信息沟通。6、培养团队协作型文化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是正式组织文化与非正式组织的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因而,从长远来看,要通过培养团队协作型文化来引导非正式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培育团队协作型企业文化,是构建基于高度信任的企业人际关系的关键,企业应在员工中培育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有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应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心理需要,使员工与企业之间结成命运共同体;企业还应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并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企业道德的力量和制度规范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增强员工之间的互信和合作机制,从而建立强文化型企业,加强企业信息的沟通,使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消弭于无形。7、管理者施加影响管理者要能平易近人、保持平和、虚心的态度,主动与员工接触,尽可能地参与非正式组织的活动,以消除员工对管理者的顾虑和防备,这样才能使管理者更容易加入到“非正式组织”中。当管理人员成为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可以通过他们施展个人影响,逐渐使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和利益与正式组织管理目标保持一致。更好地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遏制消极作用的发生。同时,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也尤其要重视与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的交流。要尊重并肯定他在非正式组织成员中的地位和威信,这是取得其信任并与之进行合作的前提。通过与其合作,可以及时地了解到非正式组织的动向,以及基层成员对于管理层决策的反馈,疏通信息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便于管理层及时地对政策进行修改补充。总而言之,管理者需要最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正式组织结构关系,在这种新的组织结构关系中应该更加关注组织的人性化特征和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并进一步增强灵活性。这是最大限度消除非正式组织消极影响的根本之道。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tips/20402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