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一下音乐名作《步步高》有什么创作特点和背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吕文成(1898~1981),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后定居香港,著名民族音乐家。终生从事广东音乐的作曲、演奏、演唱。20世纪20年代前后已蜚声上海乐坛。擅长演奏高胡、扬琴。一生创作发表了《步步高》《平湖秋月》等一百多首音乐作品。
广东音乐大致分“欢情”和“愁绪”两大类。“欢情”类乐曲风格大多清新明朗、华美飘逸。《步步高》是属于“欢情”类的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音乐,是五四运动以后广东音乐极盛时期的著名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吕文成是一位对广东音乐的形式和发展有较大贡献的音乐家。《步步高》是其由上海移居香港后创作的广东音乐之一,也是吕文成在广东音乐的创作及演奏中,对传统民间器乐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新的尝试和改革的成功之作。
在《步步高》中,作者创造了大起大落的旋律和递升、递降的严整曲调,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进,节奏明快,音浪迭起迭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是广东音乐中描绘节庆气氛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乐曲一开始,独奏高胡便以明亮的音色和轻快的节奏,“唱”出一首欢乐的歌曲。经常出现的大音程跳动,更突出了节庆气氛。作者在创作中敢于大胆采用全新的表现手法,使本曲在传统广东音乐中独具特色。
本曲开头在仅有三个音“335”的短小引子过后,运用了突发性的八度跳进,继而通过音阶式的下行至so音,开门见山地迸发出一种十分乐观向上的情调;乐曲中经常采用乐汇的重复,用以积蓄力量,向新的层次运动,或是渐层高涨,或是渐层下落;乐曲的旋律线升降有序,富有动力;从西方音乐中引进的“模进”手法,在本曲中也多次被成功运用,这样的旋律进行非但没有失去作品的中国特色,反而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自始至终都贯穿于全曲的是一个上行的、“冲动”的因素、经常突如其来的八度、五度音程的大跳,由于小节内前紧后松的节奏和前低后高的音调造成的强弱倒置,刻画出对未来充满信心、乐观向上、自豪自信,甚至有点“洋洋得意”的情态与不知疲倦、潇洒前进、步步登高的情景。
吕文成幼年随父旅居上海,学习过江南丝竹音乐。当时在广东音乐中并没有采用二胡,吕先生最先试用音色柔和的江南丝竹胡琴来演奏广东音乐。当时的胡琴是用丝弦,在音色及音高方面并不十分适合广东音乐,后来吕先生改用钢丝弦作为胡琴的高音弦(外弦),初期低音弦(内弦)还是沿用丝弦,改定弦为G、D(亦有定弦A、E),置于两腿间演奏以控制音色、音量。从此,这种方式的胡琴便渐渐成为日后广东音乐的领奏乐器——高胡,现已成为广东音乐中最主要的特性乐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