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博士谈农民:一身蛮力,对国家没用?如何评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农民,出大力、流大汗,在我看来是一种懒惰和愚蠢;它不能带来发明、开创新世界,也引领不了世界的进步!”——这就是我们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言论。
一个博士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他平时不吃饭,我们饭桌上的一米一麦不都是农村种出来的,地里产出来吗?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缺少的职业就是农民,最应该尊重的也是农民。为什么有的人拿着高工资,还要瞧不起农民呢?
不否定脑力劳动者的巨大贡献,但没有更多农民的体力劳动是生产不出粮食的,再好的工具和科技都要通过农民去劳作和实施的,恰恰农民的收入与付出的辛苦是不匹配的,更应该尊重农民等体力劳动者的贡献。
没有农业劳动者,教授有再好的脑子和想法也成不了现实。社会进步分工不同,但是都是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缺谁都不行。这种人都能成为教授,人活着主要是要有良知。
连农民都不赞同王教授那无知的观点;每人有用只是分工的不同,智慧也是分工的不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存,只是不同的事情,两者占比不同。
农民是根!树高千尺也不能忘了根!如果王教授该下放到我们农村来“体验”一下生活。看不起流泪、流汗、流血的农民。农民是处于边缘化,而又无奈的群体,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农民也是充满活力、勤劳、智慧的群体,不是他想象中的懒惰,等到天上掉馅饼、下大雨就能粮满仓、猪满圈、鸡鸭成群、瓜果蔬菜满山。
存在就是价值!今日之势明日之失,以今日高科技高素养的背景谈论落后产能人群不公平,怎么可能人人都做产业领军呢?
就这次疫情来说,如果我们不是农业大国,局势未必平稳,农业依然重要,在大灾大难之时,温饱更是安定民心之重。
如果没有农业的稳定,超市被抢购一空,大多数人吃饭没保障,动荡起来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无农不稳还是老人家看得远看得准。
农民的确很直,既不像生意人圆滑,又不像文化人高深,农民只想种好自己的一亩三的地,有时候会担心天气,有时候会担心粮食的行情,有时候会紧记什么时候该打什么药,的确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后就算多收了三五斗如果行情不好,也挣不到多少钱。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稻(玉米或大豆),也就在收割之后能收点钱!有时候农民会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农忙的时候,很多人都说现在都是机械化,那真没想象的那么轻松,粮食收在场上,如果半夜有雨,必须半夜爬起来,盖啊,堆啊!真的很不容易!每天和泥土打交道!
不论是农民还是工作人员,都是一样的,都有工作的性质不同,别瞧不起农民,农民做的活你也做不了,你做的事农民也做不了,你是一个敎授,这点都不知道?
王教授这样讲太过极端,人生来就有高有低。农民自有农民的作用,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如果没有农民所有人都是教授和科学家,那么教授和科学家的价值观也就和农民一样不值一提了,此话出自一个教授之口,由此可见中国有些知识精英的人品道德沦丧,因此我们国家在培养教育人才方面确实应该进行深刻的反省与认知。
我不知道王教授有何发明创造?对人类作了何等贡献?我只知道中国的长城,故宫,乃至现今的桥梁,高楼大厦大都是农民建造的!纵观中国以及人类发展史,是农民创造并发展了人类文明!这位教授,你有能耐能不食五谷,自己去生产鸡鸭鱼肉蛋奶?可惜只是中国农民以辛勤的劳作,养了你,却成了你眼中的“一身蛮力,对国家没用”!教授啊,你这样说,真的欠妥!
事实再次证明道德,良知与学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