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词条>钻地弹的原理?

钻地弹的原理?

2024-09-06 23:18:54 编辑:zane 浏览量:611

钻地弹的原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钻地弹之所以能钻进地下深处,是依靠其强大的动能实现的。

物体的动能受速度的影响特别大。具有一定质量的两个物体,只要具有较大的相对速度,碰撞时就会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如果相撞的两个物体没有足够强度的外壳支撑,它们就会因承受不住这一外力而变形、毁坏。

如果其中一个物体具有坚固的外壳,能够保护物体内部结构在碰撞过程中免遭破坏,那么,这个物体就不会被损坏,就可能对另一物体产生强大的挤压力而钻进被撞物体内部。

钻地弹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钻进地下深处的。钻地弹的钻地深度与其重量、头部的形状、撞击目标的角度和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钻地弹的壳体一般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在壳体的内外表面还要敷上防热层。这样,当高速运动的钻地弹到达地面时,其壳体就不会被撞裂,钻地弹就会依靠自身巨大的动能,顺着尖锐的弹头方向继续向下钻去。

打个通俗的比喻,钻地弹的钻地原理就像我们向木板上钉钉子一样。当我们用力砸钉子,钉子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向下运动而?进木板。但是,如果钉子头部不尖,就很难钉进去;如果这个钉子不是铁钉或钢钉,而是用木头做成的,也难于钉进木板里。

还有延时引信在起作用。所谓引信,简单地说,就是引爆弹头的装置。钻地弹的引信可以保证钻地弹平时处于保险状态,不发生爆炸,当钻进地下一定深度后,能按特定的指令工作,以便适时引爆弹头,产生爆炸。

钻地弹的引信可以分为很多种。常用的一种叫作延时引信。普通炸弹撞击目标后,弹头内的引信触点接通,在小于一毫秒的时间内使雷管发火,从而引爆炸药发生爆炸。当钻地弹撞击目标后,由于延时引信起作用,所以,雷管这时并不发火,而是经过300毫秒以上的延期作用,才发火并进而引爆炸药。

钻地弹对地下目标的摧毁效果,与弹头威力、钻地深度、目标周围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钻地弹的技术涉及到钻地动力学,钻地器壳体结构、材料、引控系统,目标地层结构等方面的科学。

钻地弹的原理?

种类

1、爆炸力穿透

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过去 70 年中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军队中的大多数受保护混凝土结构都源自于 1946 年出版的“防护设计基础”(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中规定的标准。各种增强材料,例如玻璃、纤维和钢筋,使混凝土不那么脆弱,但远非不可穿透。

当对混凝土施加爆炸力时,通常会形成三个主要的断裂区域:初始弹坑、弹坑周围的碎骨料和弹坑对面表面的“结痂”。剥落,也称为剥落,是大量材料从受到冲击或冲击载荷的板或厚板的相反表面猛烈分离,而不必要求穿透屏障本身。

虽然土壤是一种密度较小的材料,但它也不会像混凝土一样传输冲击波。因此,虽然穿甲弹实际上可能在土壤中穿行更远,但由于无法将冲击传递到目标,因此其影响可能会减弱。

2、硬化穿透器

对该主题的进一步思考设想了一种硬化的穿甲弹,它使用动能来击败目标的防御系统,随后将核炸药运送到掩埋的目标。

这种穿透器的设计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以每秒数百米的速度撞击屏蔽(表面)时施加到穿透器单元上的巨大热量。通过使用钨(具有最高熔点的金属)等金属并改变弹丸的形状(例如ogive),已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

改变射弹的形状以包含卵形形状已经大大提高了穿透能力。在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的火箭雪橇测试表明,当以 4,000 英尺/秒(1,200 米/秒)的速度行驶时,混凝土中的穿透深度为 100 到 150 英尺(30 到 46 米)。其原因是目标中的混凝土液化,它倾向于流过射弹。

穿透器速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它在撞击时汽化(在行进过快的情况下),或者无法穿透得足够远(在行进过慢的情况下)。穿透深度的近似值通过艾萨克牛顿爵士推导出的冲击深度公式。

3、组合穿甲弹

另一个关于核掩体破坏者的思想流派是使用轻型穿甲弹穿过屏蔽层传播 15 到 30 米,并在那里引爆核装药。这种爆炸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它会非常有效地通过构成屏蔽的固体材料传播(参见上面的“结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钻地弹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tips/15269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