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教,袄教,和摩尼教。谁能给介绍一下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唐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教派的称谓。聂斯脱利为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主教,主张基督有神、人“二性二位”,在东罗马被视为异端,受到迫害。一部分追随者逃至波斯,得到波斯国王保护,成立独立教会,与摩尼教、祆教共同形成波斯当时的三大宗教,流行中亚。汉地景教的名称是教徒自己所取,唐建中二年(781)吐火罗人伊斯出资于长安义宁坊大秦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存西安市陕西省博物馆),内有“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数语,可能是既取“基督”的谐音,又取光明辉煌的含义。敦煌遗书中有《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也是景教在中国流传的宝贵资料。唐贞观九年(635),景教僧侣阿罗本将此教传入中国。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诏称“波斯僧阿罗本,远将经教来献上京”,并命令在长安城中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许其传教。高宗也加以保护。当时中国人亦称景教寺为波斯寺。玄宗即位之初,景教颇遭非难,但靠罗含等教士的努力和玄宗的保护,未遭厄运。唐天宝四载(745)玄宗下令改称为大秦寺。景教的寺院不仅建于长安,地方府州也有。肃宗即位,在西北地区建立寺院,信奉者不仅是来华的西域人,也有中国人,并有翻译的经典。如阿罗本时代翻译的《序听迷诗所经》、《一神论》等。唐武宗会昌废佛,景教同被禁止。后来衰微,元代再度传入,教徒与来自欧洲的天主教教徒并称为“也里可温”。元亡后,再次衰落。景教即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聂斯脱里派(或译涅斯多留教派),起源於今日叙利亚,也称为亚述东方教会,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成为汉学研究一个活跃的领域。唐朝时曾一度在长安兴盛,并在全国都建有“十字寺”,但多由非汉族民众所信奉。今天仍有少量教徒在香港出现。摩尼教,又称作牟尼教或明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纪在巴比伦兴起的世界性宗教。由于希腊文《科隆摩尼古卷》(Cologne Mani Codex)的发现,学术界掌握了关于摩尼早期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一般承认, 摩 尼教主要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等教义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同时也采纳了不少琐罗亚斯德教的成分,传播到东方来以后,又染上了一些佛教色彩。它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论,有自己的戒律和寺院体制。摩尼教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从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从北非到中国的福建,在整个欧亚旧大陆上广泛传播,文献使用过叙利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粟特文、汉文、回鹘文、希腊文、拉丁文、科普特文等十余种文字,与其他主要宗教发生了深入的思想对话,如果要研究中世纪欧亚大陆东西文明交流史,从研究摩尼教入手无疑是一个的极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