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教材主要是讲了这一方面。
当然,社会意识的这种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扩展资料: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的反映。虽然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但这个必然的变化往往需要有一个 过程。
社会意识不一定与社会存在同时、同等程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发展的这种历史继承性也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状况制约。任何时代对以前的文化遗产都不是无条件地原封不动地兼收并蓄,而是要经过加工改造予以吸收。
至于怎样加工改造,摈弃什么,发扬什么,这在根本上也是由社会存在的现实情况以及思想家们的社会地位、阶级利益决定的。
社会意识与社会精神文明都属于思想意识方面,虽然二者有所不同: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了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既有反映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推动社会存在前进的社会意识,又有阻碍社会发展的腐朽的社会意识。
而社会精神文明则只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部分,不包括消极的、糟粕的部分。但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都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精神文明的独特内容决定了它对社会存在必然起推动作用。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