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生活百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缘,何处,秋霜是什么意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缘,何处,秋霜是什么意思

2025-03-03 00:00:40 编辑:zane 浏览量:549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缘,何处,秋霜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缘是因为的意思;何处:哪里;秋霜本指秋天的白霜,在此诗中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语出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十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此诗原文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白话文释义: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哪里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缘,何处,秋霜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首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

李白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life/25959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