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生活百科>驱除鞑虏怎么读满族同学看驱除鞑虏鞑虏是指什么

驱除鞑虏怎么读满族同学看驱除鞑虏鞑虏是指什么

2025-01-12 22:50:43 编辑:zane 浏览量:611

驱除鞑虏怎么读满族同学看驱除鞑虏鞑虏是指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词语释义

鞑虏是历史上汉人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蔑称。清末同盟会曾有“驱逐鞑虏”等纲领,民国后放弃该口号转为“五族共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也属于中国人,当今称呼是不恰当的,有违宪法中的民族团结精神,所以这个词在解放之后就禁止使用,并有相关颁布《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

始末由来

【1】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汉室江山,推翻当时蒙古人的统治,定都于南京,创立明朝,在《喻中原檄》一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同文中也提出“胡虏无百年之运”。

【2】清朝末期,由于满清封建制度的落后性和封闭性,闭关自守,不思进取。因此,在列强纷争的年代中,不断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从而使得中国一步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同时,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在中国开始了变革,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立宪,但是这些立宪改革都失败了,中国汉人终于认识到了,封建统治是中国落后原因。中国要富强,必须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因此孙中山等人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背景

驱除鞑虏怎么读满族同学看驱除鞑虏鞑虏是指什么辛亥革命口号

同盟会时期为:1905-1911年。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等革命先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政治纲领,也叫十六字方针。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这里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指推翻清朝专制统治,重新建立文明的中国。

清朝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成了维护满族和列强利益的政府。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清朝政府身上。只有推翻清朝愚昧落后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华民族。

中国同盟会提出了十六字纲领,并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朝政府,虽然没有成功,但极大程度地唤醒了民众。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影响最大的起义是由孙中山和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无数人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失去了家庭生命。1911年,旧历辛亥年爆发的武昌起义席卷全国,最终彻底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life/23555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