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张之洞 《致儿子书》译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译文:
可我还要告诫你:你跟随我在两湖地区(湖北、湖南两省),乃是两湖总督的贵胄公子,没有人不对你恭恭敬敬的。而如今你离国家万里之遥,平时可以倚仗自负的,如今也不能再倚仗了,万一不幸招惹祸患,反而会使父母担心。
今后你要把自己看作贫苦百姓,看作卑下之人,刻苦努力,做好学问。不仅在学问上受益,而且可以借此磨炼身心。即使日后受我的关照,毕业之后得到了一官半职,你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下层人士的疾苦,而不致于自以为高人一等。
我已经是五十开外的人了,官居当朝一品,天下闻名,但依然谨慎小心,唯恐自己出错,不敢有任何放纵。
原文: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
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
出处:出自清代张之洞的《致儿子书》。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兴学育才思想及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张之洞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强调以通读史经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具体的举措主要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机构,以湖北的经心书院和四川尊经书院为代表。
清代的传统教育机构主要是学寓与书院,乾嘉以后,由于经费不足,教官失职,不少地方学寓逐渐停废,书院成为主要教育机构。但这些书院大多数只是考课,没有讲学色彩,与经世致用学问脱节。
为此,张之洞开始重视引导书院讲求实学,于1869年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阁设立经心书院,拔其优秀者,读书其中,所研习的多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标榜实学,注重经世致用。《致儿子书》就是张之洞对于其子女的教育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