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生活百科>如何理解"三个没有变

如何理解"三个没有变

2024-11-28 10:33:59 编辑:zane 浏览量:606

如何理解"三个没有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理解

提出“三个没有变”的时代背景   (一)现实依据   “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从2007年的13786元增加到2011年21810元,年均实际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4140元提高到2011年的6977元,增加2837元,名义增长68.5%,年均增长13.7%。现在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迅速推进。据统计,2008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支出合计5603.64亿元,增加29.2%,到2012年支出合计13848亿元,增加19.8%。可以说,总体上实现了保增长,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目标,因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有人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新的判断,认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物质文化与社会生产的不一致矛盾”;有的人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步入更高一级的社会阶段;不再向以前一样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有人预言“中国是发达国家”。面对这些言论,作为执政党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最主要是中国国情做出正确判断。若我国矛盾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那么就应该转移矛盾注意力,如果我国不再处于初级阶段,那么执政党就应该树立更高的社会发展目标,如果我国真的步入发展国家的行列,那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就应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然而,事实不是如此,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的严峻,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会使社会主要矛盾更为突出,挑战也越来越多,比如:思想文化发展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问题,环境的消耗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教育文化问题,以及法律法治问题,还有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层出不穷。正是当前中国还面对着这么多的挑战和问题,我们必须从中国现状现实出发,所以,胡锦涛在十八大中强调,“我们必须很清醒认识到,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物质文化和社会生产不一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理论依据   1.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党总结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建设教训和经验,提出“我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告诉我们,必须以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为保证。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又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而正确思想路线的确立,又以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判断为前提,所以十八大报告强调坚定“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的判断,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升华,是对十七大报告的“两个没有变”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十八大报告“三个没有变”理论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要求我们在看待问题和做事过程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实事求是精神的实质。它告诉我们,虽然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依旧要坚持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国际地位“三个没有变”的原则,这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了解中国现状和现实,从中国目前的实际出发,从而坚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3.坚持“三个没有变”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党的根本建设是思想理论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中,我们党以践行理论创新为基础,科学的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成了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的新篇章。   所以,无论从现实还是理论的角度而言,“三个没有变”的强调,让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的问题;以社会生产力为起点,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改革和调整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让我们不要重心不稳,不要头脑发热,必须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贯彻到底,坚持继续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谋发展,搞建设,使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各族人民幸福安康。所以,“三个没有变”是基于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国际地位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也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前提。   二、正确把握“三个没有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前提下,提出“三个没有变”的理论,是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三个没有变”是认清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出发点   前文中提到,正确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清醒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定位我国国际地位,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前提,是我国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是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平稳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期内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很大的失误,根本原因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仅超越了了初级阶段范畴,而且对国家的主要矛盾做出形势错误的判断,对基本国情把握不够,对国际地位定位不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一些错误意识观念,比如:超越阶段和错误估计国情。确定并实践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很多代人付出的艰辛努力。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继续将我国的形势定位到“三个没有变”上来,说明我国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也是保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坚定方向且不脱离实际的前提和保证。所以说,坚持“三个没有变”的立场,对我们认清当前的形势有方向性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当前任务的出发点。   (二)“三个没有变”体现了我们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个没有变”是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特意强调和提出的,我们党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执政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调“三个没有变”,体现了我们党注重加强政党自身的建设,对自身的理念、目标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社会矛盾、政治、国际环境的变化,遵循了党科学的执政规律,体现了我们党执政能力,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理念。   (三)提出“三个没有变”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维护社会稳定的视觉和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   把握“三个没有变”的判断,有利于排除国际思潮的干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利于防止在现代化建设中脱离实际的盲动行为;有利于规避敌对势力设置的战略陷阱。虽然我国现阶段出现了矛盾凸显的特点,但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础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大政方针仍然是我们必须实践的。越是在社会状况复杂多变、经济急剧变化时期,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故“三个没有变”是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视角和构建社会和谐的目标。   (四)坚持“三个没有变”对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先驱,政治体制改革的良好运行会促进整个改革进程的积极稳妥进行,使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更重要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基本形成,政治总体上是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目前我国政治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急切的改善,在把握基本国情正确方向前提下,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正确理解,对我国国际地位判断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扩大人民民主范畴,改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而进一步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发展,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但是我国总体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过大,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在“三个没有变”的基础上,不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强争国际地位,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长足的发展。   从文化建设方面看,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虽然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多方面拓展。但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某些程度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需要。所以,坚持“三个没有变”理论,更好的指导文化的建设,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五)“三个没有变”的提出,警醒政府各级机构以及人民大众注重我国发展现状的实际情况,协调好发展的步伐   据中国统计局,国际货币只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提供我国1978年-2012年GDP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以飞速速度上涨,同时人均GDP也在稳步攀升,这说明我国经济在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的攀升。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飞速发展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以及文化道德意思发展的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如今年年初出现的全国范围内的雾霭事件、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等。坚持“三个没有变”警醒我们要注重发展的质量,而不是速度,放慢发展的脚步,解决发展过程中出新的实际问题,让政府各级机构“接地气”地采取各项方针政策,而不只是追求GDP的高速发展。   (六)“三个没有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三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无疑给我们注入了一支“清醒剂”。十八大报告告诉我们既不要自甘落后,也不要脱离实际,坚持把中国真实国情和实际地位作为根本依据,推进改革和谋求发展,牢牢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发展,搞建设,加强创新,进一步使国家繁荣富强、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勉励我们,只要胸怀强大的理想、坚定信念,不妥协、不懈怠,顽强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个没有变”,告诉我们在认清现实的同时,把准发展的脉搏,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目标。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life/21197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