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有哪些名人故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陈天觉(1087—1183),名元英,字天觉,号香叟,祖籍南雄珠玑巷,迁居文顺乡仁山下(今石岐)。香山建县后迁居虎诵(今东区库充村)。其父陈文龙,生三子,天觉居第三。天觉生三子一女,长子随父居文顺乡仁山下,次子居冈背(今沙溪镇),三子居水塘头(即水溪,位于今沙溪镇)。陈天觉自幼好学,颇有文名。宋绍兴三年(1133年)中举人,绍兴八年试博学宏词科,特赐进士,授朝议大夫。因议论切直,得罪朝中显贵而被贬黜,后愤然归里,不复出仕。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陈天觉以香山交纳赋税、运粮到东莞县城时遭海盗抢劫为由,建议改香山为县,获诏准,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之濒海地,以扩大县境。陈天觉主持建县城,主张县城建于石岐山(今烟墩山)以东的仁山一带(其时此地与石岐分开),而郑氏邑绅则议建于雍陌。众说纷争,陈天觉便心生一计,提议:“建城必须贵地,地贵必须土必重,试请称之。”得众意一致,陈便命人先以铁砂和于泥,经称后石岐泥土果然重于雍陌,遂定仁山为县城,故称“铁城”。陈天觉还捐粮数千斛以作建城之赏。绍兴二十六年(1256年),陈天觉又建议办学,首捐重资于莲峰山麓建学宫一座,从而又为开创香山县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陈天觉死后与妻罗氏合葬于库充后山。历朝《香山县志》均将其陈列入名贤,以志其立县之功。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之后,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扮演0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此后,她在《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再会吧,上海》、《香雪海》、《神女》、《新女性》、《国风》等一系列影片中担任主角,在这批暴露社会黑暗,表现下层劳苦群众生活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 这些形象中,有女工、村妇、教员、舞女、艺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一直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其中,《神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她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0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令人心灵为之震动。 《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给予她高度赞誉。在30年代的中国影坛上,她以重拍次数最少而成为导演们乐于与之合作的演员;又以使观众“每片必看”而成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悲剧人生 阮玲玉的表演才华横溢,光芒四射,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然而,这位卓越的女演员婚姻生活十分不幸。 1935年,封建恶势力利用有关她的婚姻讼案大作文章,造谣中伤,把一桶桶脏水泼到她的身上。她不堪被辱,留下“人言可畏”。 阮玲玉的死因真的是人言可畏吗?一句人言可畏把所有的人都解脱了。一句人言可畏把阮玲玉的死归咎于小报记者,归咎于无聊的小市民,所有的当事人都干净了,都没有关系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的历史资料的被披露,特别是当年的一些当事人,当他们进入晚年的时候,他们为了求得自己良心的安宁,他们开始打开了自己记忆的,封存的那些资料,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阮玲玉的死不是像我们当初以为的那样是人言可畏。 那么这个时候我想,大概每一个人都会在想,阮玲玉只有25岁,多么年轻的生命。阮玲玉在25岁的时候已经拍了29部电影,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默片时代最优秀的,没有人可以和她竞争的一个女演员的时候,她为什么要用那样决绝的手法终止了自己的生命,终止了自己的艺术,那么凶手到底是谁呢?当我们有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进入到历史那一页,我们一定要回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回到阮玲玉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场景以及阮玲玉生活当中的三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