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数九天顺口溜,一九什么?二九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觱篥bìlì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名。)。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内睡觉却像在露天睡觉一样冷。);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纳担头担(指天热了,脱掉衣服担着。);八九七十二,猫犬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扩展资料:
《九九歌》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日算起,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个九天,这时冬天已过完,春天来到了。
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
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
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等的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九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九消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