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知识>自古忠孝两难全 接上联

自古忠孝两难全 接上联

2025-03-15 06:08:57 编辑:zane 浏览量:603

自古忠孝两难全 接上联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从来正直多易折,自古忠孝两难全。

自古忠孝两难全,源自汉代的李密不愿为官,写《陈情表》上书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说自己是老祖母抚养长大的,现在老祖母老了,需要自己在身边孝顺、赡养。

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忠君主也代表忠于这个国家,侍奉双亲也就是要侍奉老爸妈。在封建社会,忠和孝是社会的或者说社会维持的两大基石,少了任何一个不可,以前的君主提倡以孝治天下就是这个原因。

孔子也说过:一个人孝顺而喜欢违法乱纪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守法安已,而喜欢叛乱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的这一主张就成了封建社会比较实用的以孝治国的政策,被历代君主所沿用。 但在有些时候,比如战争或其它的大事发生的时候。

那么侍奉结双亲 (以前侍奉双亲要求在双亲身边照顾他们的所有事,不能离开双亲,而且由于孝道长时间沿用也变得有死板和保守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就会和尽忠于国家产生冲突。孝是治国之本,一个不尽孝的人是会被所有人骂的,而且会受当时的法律严惩。

所以孝早已深入人心,但国家有事,个人也要尽其之能,就要离开双亲,将尽心于国家之事。人们将国事放在重要位置,所谓无国便无家就是由此而来。所以说忠孝不能两全,在以前在有选择的时候选择任何一个都可以为人接受,但现在的社会怕只能选择忠了,这也是社会发展产生的结果。

自古忠孝两难全 接上联

扩展资料:

忠孝小故事:

四川邛崃山有条山路叫“九折阪”,回曲九折,崎岖险峻,经常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西汉年间,有个叫王阳的官员,经过“九折阪”时,异常恐惧,不禁感叹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怎么能在这样危险的地方行走呢?”当即称病辞官。西汉末年,有个叫王尊的官员,也经过“九折阪”,他看到地势险峻,就问随行的下属:“这是不是王阳畏惧的那条路?”下属说:“正是。”王尊告诉驾车的人:“走快点!王阳是孝子,我王尊却要做忠臣!”于是,后人把王阳、王尊的故事称作“阳孝尊忠”。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rticle/26835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