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知识>传不习乎的传是什么意思

传不习乎的传是什么意思

2025-03-04 12:14:34 编辑:zane 浏览量:559

传不习乎的传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传不习乎的传是什么意思

传不习乎的传是传授的意思。

详细解释:

传,中国汉字,音chuan,从人从専(从叀从寸)。専为专的本字。専,上叀下寸,意为掌握纺织操作能力。传,是掌握制作操作能力的人。

(1)传递;传送。

(2)留传。

(3)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4)又,中医学术语。

(5)传,传化、传变。特指脏腑病气乘侮而致的病情变化。

(6)作“zhuàn”时,是一种文体格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扩展资料:

“传不习乎”意思是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出自: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论语十则》,见于《学而》篇。整句是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意思是: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智慧点: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如何对待浊世横流?

孔子主张人应在人世间寻求与他人的契合,在求诸他人之时首先求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导世人。 

在儒家,拥有存在的概念并非空洞,是个体的真实存在及其对整体的真诚关怀。正是因为社会的整体意识,人们才能时刻感觉人类和人性,感觉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使命感。

因为仁的道德基础,使人的人格能形成博爱的集体意志,由集体意志驱动个体的不停反思。故儒家的对个体人格的追求是在集体人格的完善中得以完成的。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rticle/26068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