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知识>《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整篇课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整篇课文

2025-03-02 21:06:26 编辑:zane 浏览量:542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整篇课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整篇课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 1950年秋。 中南海,毛泽东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一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亲自拟定的电报。 主席勋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所取作战图。慌中未能劝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遍,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是他和结发妻子杨开慧爱情的结晶。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他安排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那一次次的分离,小岸英不都是活蹦欢跳地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夹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主席,”秘书进来,小声说:“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的长子、要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 秘书又凑近主席,轻声说:“朝鲜金日成首相来电,向主席表示安慰,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 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深情。岸英赴朝鲜时,他因工作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到。然而,这种想法很快消失了。他像是自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上一面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见吧。” 秘书将记录稿交主席签名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阵,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泽东的卧室。毛泽东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一片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rticle/25951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