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旅游地图 峨眉山旅游地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金顶为峨眉山次高峰,海拔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原有铜殿一座,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人们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极目四望,成都平原尽收眼底。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瓦屋山、贡嗄山历历在目。金顶以高达48米的十方普贤圣像为中心,由金光耀日的金殿、雄浑庄严的铜殿、银光灼灼的银殿和洁白的朝圣大道组成,整个建筑群面向金佛,层次分明,呈拱卫之势。 金顶观景台长约1200米,由金刚嘴、舍身崖、睹光台、修心台四大观景平台组成,海拔3079米,能容纳数千人观景。在佛语中,金顶又称”光明之顶“、”幸福之顶“。它是峨眉山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信众心中的圣地,代表着普贤菩萨无边的行愿。 小贴士:睹光台和舍身崖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看佛光的最佳地点。这里有金殿(华藏寺中的一殿)、金佛(十方普贤圣像),还有峨眉山四大奇观:雷洞坪或洗象池附近。雷洞坪、洗象池寺院本身可住宿,附近农家旅社也不少,选择面广。住在这些地方上金顶比较方便,住宿价格也比金顶低一些。 报国寺为山中第一大寺,是峨眉山进山的门户,也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报国寺前对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凤亭,朝迎旭日,晚送落霞。报国寺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会宗堂,由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清初会宗堂迁至现址,顺治九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根据“四恩四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而易名。 现有殿宇五重,分别为山门、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普贤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依山取势,逐级升高。 山门为飞檐翘角、三叠式屋面,正中悬挂康熙御书“报国寺”大字木匾。 第一殿弥勒殿,中供弥勒彩绘泥塑像,笑口常开。 第二殿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殿内大龛上供奉释迦牟尼金身彩饰坐莲台像。左龛供文殊像,右龛供地藏王像,左右两厢有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塑像。后龛内是一尊阿弥陀佛像。 第三殿七佛殿,供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释迦牟尼佛、拘搂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两侧墙壁上存有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四幅《七佛偈》木刻条屏真迹。 第四殿普贤殿,殿阁楼上是藏经楼,存有元代书法家赵孟\书写的《王右军兰亭序》大条幅及郑板桥、康有为、张大千、徐悲鸿等名家墨迹。殿内近年新塑普贤骑象一尊。白象跪卧回首,背上六重金莲。而原有的道教始祖和儒教代表人物像已不再有。 另外,藏经楼两侧还陈列有丰富的文物、书画、工艺美术品、生物标本等,以及峨眉山全境模型,为游人了解峨眉山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万年寺是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踞观心岭下,门迎大坪、牛心等寺和石笋、钵孟诸峰,海拔1020米,因供奉普贤铜像驰名,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 万年寺的寺院布局十分精美,整座寺院坐西朝东,依次为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宝殿、大雄宝殿。全寺除砖殿为砖石穹隆顶外,其余均为木结构。 万年寺历史悠久,高僧辈出,佛教文物十分丰富。寺内的珍藏文物品位极高,如佛像、“佛门三宝”(贝叶经、佛牙、御印)、法器、书画、匾对、寺院建筑、寺院装饰等等。 普贤铜像 位于万年寺无梁砖殿内,系北宋宋太宗遣使铸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7.85米,重62吨。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堪称稀世国宝。壁龛列小佛三千,与普贤骑象像,构成了普贤集弟子讲经说法的宏大场面。顶上飞天图案,人物体态轻盈,舞姿婀娜。 一线天在牛心岭下,沿着黑龙江西行上山,山径在江两岸迂回曲折。行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极深处,有一峡谷,名白云峡。峡外开阔明朗,峡内险壮清凉,峡内外温差较大,对比之下感受强烈。 进入峡谷昂首望去,两面险崖绝壁,斜插云空,高200余米,如同一座大山被利斧逢中劈开,透过疏藤密蔓、枝梢叶尖,露出蓝天一线,宽约6米,最窄处仅3米,只容两人侧身而过,此景即为“一线天”。 与北方许多景区由山岩崩裂而形成的“一线天”不同,白云峡“一线天”由流水溶蚀石灰岩而形成。这是在七千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地壳迅速上升,河水强烈下切,把岩石切了个深槽。 峭壁上还残留着无数洞眼,为昔日僧人架设栈道所遗。过去,栈道险窄简陋,游人时有坠落,现已改建为钢筋水泥栈道。 一线天并不是长长的一条,而是要经过几个拐。“一线天”及附近的溪涧,水质极清,波光粼粼。据说当年药王孙思邈曾在溪间淘米为餐。贴士:从清音阁至一线天,再至生态猴区一路沿水,据说是峨眉山最秀气的一段路。记得在赶路的同时饱览美景哦!“一线天”兼有峡谷雄秀幽曲之美,与泉水清凉纯净之妙。 万佛顶、双桥清音、接引殿、九老洞、牛心寺、清音阁、峨眉山博物馆、自然生态猴区、洪椿坪、伏虎寺、清音平湖、洗象池、仙峰寺、华藏寺、十方普贤圣像、雷洞坪等等景点。 你如游遍以上景点的话,那你回到老家也就可能炫耀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