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赠范晔》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注释】: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孰是孰非,有待考证。 注释:路上遇见了驿站的小吏(就是现在的邮差),便摘下一支花来,让他捎给在陇头的朋友(即范哗) :①驿使:古代驿站传递公文、书信的使者。 ②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③聊:姑且。 ④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 作者简介:陆凯(?―约504年),字智君,陆俟之孙,北魏代(今张家口涿鹿县山涧口村)人,鲜卑族。是南北朝人。《魏书》有传。 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 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支梅花,并有诗一首: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 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支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 陆凯的哥哥陆琇官拜司部典书,后来因为咸阳王元禧事件受到株连,冤死在狱中。陆凯悲愤至极,不畏强暴势力,到处为哥哥申诉鸣冤。正始元年(504年),朝廷给陆琇昭雪、追复爵位。陆凯宿愿得偿,十分高兴,摆置酒席款待四方好友,席间表诉自己心愿已遂,不再有所牵挂。不久,陆凯病故,谥号慧。 回答者: 熊baby的梦 | 三级 | 2010-5-14 21:03 顺手折了一支花,正巧碰见驿使,于是就让驿使把花带给在陇头的朋友。 驿使:古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 陇头:即指陇山,陇山在今陕西陇县 回答者: APPIE座 | 二级 | 2010-5-15 14:02 作者在江南时,十分怀念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正巧有驿使(古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将往长安,于是就折了一枝梅花,托驿使捎去. 回答者: 萧林峰1 | 一级 | 2010-5-18 12:26 陆凯,是南朝宋代诗人。他在江南时,十分怀念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正巧有驿使(古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将往长安,于是就折了一枝梅花,托驿使捎去,并附小诗一首,作为书信: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回答者: 水晶族岑岑 | 二级 | 2010-5-18 19:23 陆凯,南朝宋代诗人。他在江南时,十分怀念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正巧有驿使(古时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将往长安,于是就折了一枝梅花,托驿使捎去,并附小诗一首,作为书信: 回答者: aszx1396 | 二级 | 2010-5-18 20:07 分享到: 176454599一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0)条消息等待处理 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劳动节当劳模 +10.爱劳动爱奉献 +10.新手任务之回答篇 +20.新秀集训 +10..进入个人中心 来百度推广小说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知道协议 任务提醒x 关闭 下载百度Hi,答案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