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 全篇赏析 赏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朱自清《温州的踪迹》赏析:
文章所论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呢?其实也不过是“区区尺幅”的小品:“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所画内容也只有四个部分或曰四种形象:月亮、海棠、八哥、帘子。
然而它是那样吸引了文章作者,使他“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己”。——这也是促使他写出这篇短文的内动力——艺术魅力。
毫无疑问,要说出读画的感受,道出画的妙处,尤其是要把这些感受、妙处告诉没有见到过这画的读者,让他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只是连发感叹,堆砌赞词,是无济于事的;
而作纯粹的艺术分析,挥弄术语,内行人或能听出点门道,一般读者则不会感什么兴趣,写出的文字最多也不过是篇评论,而不会是能吸引读者、引发读者遐思的散文。
朱自清则不然,作为散文大家,他先是用一半还略多的篇幅来详细描述画的内容,再用近一半的篇幅来谈自己对画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细致的描述,没有见过画的读者对画的内容就可以有一全面具体的了解;与此同时,作者还可以带领读者随着自己的思路去欣赏品味画幅各部分的细节笔触,为后面领会作者的理解和感受铺下基础。应该说,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布局,看似随意,实则极有用心。
扩展资料
《温州的踪迹》内容梗概: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既是散文圣手,民主斗士,又是功力精湛的文学评论家,。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的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华。
接着,他又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手,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散文创作,其作品《背影》、《荷塘月色》是几乎每个中国人在少年时代都曾熟读过,并且喜爱过的。
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在他看似温柔蕴藉的作品里,也自有一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