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刘亮程,38岁,新疆沙湾县人。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本书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 摆在我面前的是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不同于其他作家所写农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是站在一边以“体验生活”的作家的身份来写,而是写他自己的村庄,他眼中的、心中的、生于斯长于斯、亦必葬于斯的这一方土地。这就是《一个人的村庄》之命题和立意所在吧。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有一行字:“后工业化社会的乡村哲学”,这是发人深思的题示。后工业化社会与《一个人的村庄》中的那种落后的生产面貌和贫穷的生活面貌之间,存在着何等尖锐的对立与鲜明的反差!从这一角度,有人会对这样的散文作品不屑一顾,觉得它太落后了。而我却认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人的村庄》才突出了其醒世的、不可漠视的人文价值;突出了人类命运,家园史诗与人的灵魂档案的意义。“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真正已达到“五谷不分”的某些“新新人类”来说,刘亮程的书就是一本人性历史的“备忘录”。 “我在草中睡着,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穴巢。”在《与虫共眠》中,你会体会到村庄中人与虫子的那种感情。“一年一年地听着虫鸣,使我感到小虫子的永恒。而我,还在世上苦度着最后十几个春秋。面朝黄土,没有叫声。”这样的释怀,便是“乡村哲学”的一种了。 写人的篇章就更深刻了。《寒风吹彻》写的是西部村庄的寒冷。“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好像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刘亮程的散文中充满这类诗一样的语言,他是一位从诗转向散文的作家,因此,哲学思维能与诗性智慧相交织,形成他散文中特有的深厚与诗美素质。在这篇作品中,写到他曾将一位老人领回家中,以炉火温暖了他。但第二天还是发现那位老人已冻死在路边的荒野中。“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都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这一炉火,对这个寒冷一生的人来说,显然微不足道。他的寒冷太巨大。”“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刘亮程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新人奖,在获奖评语中有言:“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这当然是对的,然而同时我感到“欣悦感”之外,还有一种悟透人生的深邃与悲凉,而这后者,是尤为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