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是纳粹德国设计建造的一种大型主力舰。沙恩霍斯特级同级舰两艘:沙恩霍斯特号(Scharnhorst)、格奈森瑙号(Gneisenau)。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海军主力舰的建造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格限制。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德国海军打算突破限制,开始秘密设计大型战舰。1935年德国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之后,德国海军停止建造德意志级装甲舰的四、五号舰,于1935年开工建造沙恩霍斯特级。 沙恩霍斯特级开始计划排水量为26000吨,主炮口径380毫米。但因为政治原因(德国号称是对抗法国正在进行的敦刻尔克级战列舰的造舰计划),最终采用3座三联装28厘米口径主炮(曾计划换装380毫米口径主炮,因故取消)。防御性能较德意志级大幅度增强。由于修改装甲防护的设计,使该级舰排水量大幅度增加到32000吨,导致干舷高度较低,影响了航海性能,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又不得不增加装甲区,最终权衡再三只好放弃某些航海性能。尽管德国海军将其称为战列舰,但是一般将这种高速,同期建造的战列舰中主炮口径较小的战舰称为战列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