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问答>清朝初期的“圈地”是怎么一回事 前因 始末 解释一下

清朝初期的“圈地”是怎么一回事 前因 始末 解释一下

2025-03-09 16:31:53 编辑:zane 浏览量:534

清朝初期的“圈地”是怎么一回事 前因 始末 解释一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清朝初期的“圈地”是怎么一回事 前因 始末 解释一下

跑马圈地是指清朝初期,八旗子弟入关后骑马以圈定土地归属的现象。   清朝起初在关外,土地很贫瘠,生活很艰辛。入关后,发现关内的土地大到他们不敢想象,于是就通过八旗贵族骑着马,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跑多少就圈定多少土地归他的方式来确定明朝亡后遗留下的大量的皇室土地,继而蔓延到平民百姓的土地身上。后来被康熙制止了这种跑马圈地的行为。   清初跑马圈地时期,获土地最多的是顺治时期的“摄政王”多尔衮和康熙初年的“顾命大臣”螯拜   方法就是;骑马跑多远的距离多大地就归你。1644年,满清打败李自成入关后不久,1645年(顺治二年)正式颁行圈地令,将所圈占的土地分给东来的八旗将士,开始了规模浩大的跑马圈地运动,把原来属于汉族农民的土地霸占分给八旗贵族(造成大批失地的下岗职工)。失去土地的农民为维持生计,又反过来被迫为满清八旗贵族当包衣(类似于农奴)耕种土地。后清朝政府改变它的经营方式,组织农庄。庄分大庄(地420-720亩)、半庄(地240-360亩),把土地拨给八旗王(诸如螯拜之类)、公、宗室,由内务府统一管理,将所收地租分给王公宗室。官庄采用租佃出租给农民,改变过去以包衣为主要劳动力的经营办法。官庄设庄头,直接管理农民,征收地租。庄头是二地主,是恶霸,《红楼梦》里写乌庄头,就是这种二地主的艺术形象,它写的乌庄头交租,基本上反映了官庄的经营方式。   跑马圈地是种掠夺土地的行为,把骑马跑过的土地划入自己的封地,扩大自身势力范围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nswer/26439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