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到底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意思是:终究是因为一副罗帕,成就彼此情缘的是它,结束性命斩断情缘的也是它。
出自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第三十四卷<王姣鸾百年长恨>。
《王姣鸾百年长恨》中记有这样一则故事:小姐在后园荡秋千,不小心丢失一方罗帕,幸被邻家公子拾得,自此诗书往还,遂成就了一段旷世情缘。不想公子返回苏州故里见异思迁,小姐悲痛万分,命悬绝情的三尺罗帕,留下一曲催人泪下的千古悲歌。正所谓“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节选原文:
是晚,娇鸾沐浴更衣,哄明露出去烹茶,关了房门,用杌子填足,先将白练挂于梁上,取原日香罗帕,向咽喉扣住,接连白练,打个死结,蹬开杌子,两脚悬空,煞时间三魂漂渺,七魄幽沉。刚年二十一岁。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也何。
译文:
这晚,娇鸾洗完澡换好衣服,支使名露去煮茶后就关上房门,踩上凳子,把白布条悬挂于梁上,拿出原先的罗帕扣住脖子,接上白布条打了个死结,踢到凳子,两脚悬空,很快就断了气,今年刚21岁,终究是因为一副罗帕,成就彼此情缘的是它,结束性命斩断情缘的也是它。
扩展资料
《警世通言》是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
《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警世通言》中的优秀作品,描写了市民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
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老门生三世报恩》《陈可常端阳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这表明,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夹杂某些落后的思想成份,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
整体来说,《警世通言》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之一,《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提高而来的。“说话人”的故事底本称为“话本”,现代学者称“三言”“二拍”为“拟话本”。
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语言,改变了过去书面语与口头语分离的状况,完全采用通俗、晓畅的白话,力避文白间杂,风格趋于统一。
总之,“三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两拍”并称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开创中国小说的新领域。并且通过他自己的三篇序言以及他编撰的这些小说本身阐明了他自身对白话小说的社会意义、思想价值的深刻认识。经由冯梦龙加工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使这小说集中不少篇章成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娇鸾百年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