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问答>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和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和联系

2025-02-23 06:04:46 编辑:zane 浏览量:552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和联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

1、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道德宗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

2、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宗教的内容则主要存在千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上。

3、体系结构不同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道德宗教虽然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联系:

1、法律是传播道德宗教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宗教,即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

其中,第一类道德宗教通常上升为法律,通生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宗教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宗教。

2、道德宗教对法律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宗教观念的加强,都对法律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

3、道德宗教对法律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宗教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和联系

扩展资料:

道德的特征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亦有所不同。

3、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其它观念一样,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

4、自律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5、变化性

道德观是不断更新变化的,不同时代道德是有侧重的,某种方面说,在不同的时代评价古代都有其局限性。

6、传播性

道德观的来源于对世界的认识,而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变化的,所以道德观也是变化的,是学习的,是可以传播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教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nswer/25536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