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习惯说的“尾牙”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尾牙”是闽台地区的传统节日,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大陆则称二月二是龙抬头,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
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扩展资料
尾牙的习俗:
福建地区把做“尾牙”之后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为赶工结帐时间。所以,也称二十二日为“尾期”。“尾期”前可以向各处收凑新旧账,延后则就要等到新年以后才收帐了。 所以“尾牙”的饭吃完后,就有几天好忙。
过了“尾期”,即使是身为债主的硬去收账,也可能会被对方痛骂一场,说不定还会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台湾及福建地区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福建晋江一直保持着尾牙日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尾牙是什么意思?哪个地区的传统节日?“尾牙”的来历
参考资料来源:闽南网-2016尾牙是几月几号 尾牙习俗是什么?(附尾牙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