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问>百科问答>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如何完成制冷的?

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如何完成制冷的?

2024-09-11 18:44:14 编辑:zane 浏览量:680

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如何完成制冷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青铜冰鉴是件组合器,有内外两层,外面的叫青铜鉴,内有一个方壶, 叫青铜缶,鉴上有镂孔盖,盖身正中有方形孔,正好套住方缶口。两件器物套合而成。缶呈方形,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夏天的时候,人们在青铜鉴和青铜缶之间装上冰,可冰镇酒。到了冬天,在鉴和缶之间改盛热水,则又变成可以温酒的温酒器了。可以说,青铜冰鉴就是中国古代一个既可“制冷”又可“制热”的两用“冰箱”。

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如何完成制冷的?

鉴的四周外口沿,都饰有镂雕或浮雕勾连云纹、蟠螭纹,异常精美。该鉴出土时还带有长柄的铜勺,是舀酒的用具。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古代往往是“礼以酒成”,也就是说行行礼离不开酒,无酒不成礼。在崇尚礼数的商周时期,不仅喝酒有各种礼仪,就连桌上的酒器也都大有讲究。比如在周朝时,因青铜酒器所盛的酒量不同,人们对其的叫法或称呼也各不相同,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是饮酒器,盛一升的叫爵,盛两升的叫觚(gu), 盛三升的叫觯(zhi)。其实,它们都相当于今天的酒杯。

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如何完成制冷的?

青铜冰鉴为双层设置,在方鉴内套有一个方壶。在鉴与壶之间设有专门机关,使用时,将方壶的口和底与方鉴的口和底套合固定,装酒和舀酒时都不需要打开方鉴盖,只要打开壶盖就可以了。青铜冰鉴形体美观、铸作精细、镂纹光滑细腻,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酒器的国宝重器,也是中国“失蜡法”青铜器较早的典范之作,堪称国之瑰宝。

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是如何完成制冷的?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通过当时的科技完成了冰箱的制作,这说明冷藏在古代已经是十分普遍了,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体现。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问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wen.com/answer/15615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