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武强年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武强年画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总被官方视为“粗俗”之品而被排除在艺术史册之外,又因为它是一年一度的节俗时令装饰品,用价格低廉的毛头纸制作,很少有人保存或者使用多年,故武强年画很难找到准确的历史起源。但从博物馆收存的大量民间年画古版和年画资料的考证及文化考古的研究来看,它应当始于宋元时期。
武强年画到清康熙、嘉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武强县内有星罗棋布的年画作坊,在全国还设有180多处印刷点和批发庄,年印刷量达一亿开张,畅销国内18个省。至晚清、民国,武强年画一直誉满民间,兴旺发达。“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马厚,不如武强一南关;一天唱上千台戏,不知戏台在哪边。”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生动道出了武强年画的繁荣盛况。
日寇侵华,烧杀抢掠,武强年画也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珍贵画版毁于一炬,众多作坊相继倒闭。然而,作为冀中革命老区的武强,却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美术系和北平、天津进步画家纷纷奔赴武强,与那里的年画艺人成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形成新木刻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一支劲旅。1947年,周扬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座谈会上说:“美术工作者和民间画业合作,创作了11种年画,销售近40万份,这可以说是美术史上的创举。”这也为解放后武强年画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0年,文化部批准成立了“武强年画社”,授予独立的出版权,进一步促进了武强年画的正规化、规模化发展。到2002年,武强共出版年画780种,发行6000多万张,30多幅作品分获全国、国际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