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其”的全部解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唐·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等人,他们的贤能不如孔子。)2、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宋·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他射箭十发中可以中八九发。)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宋·王安石《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又】自己的。先秦·孔子《论语》:“亦各言其志也。”(都在各自发表自己的志向。)4、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孙坚沉默了很久,说:”诸位都发表你们的见解志向。)5、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有个姓蒋的人,专门从事这项活动已经三代人了。)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先秦·孔子《<论语>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听,选择它好的地方学习。)7、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唐·韩愈《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8、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唐·韩愈《马说》:“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马了吗?)9、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先秦·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我还是回去吧。)10、可要。表示期望。宋·欧阳修《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你可不要忘记了你父亲的志向。)11、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假如这是真的,谁可以驾御?)12、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先秦·屈原《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