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1、指导思想与规划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突出“主导产业强村、工商企业富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五个重点,经过3年的努力,把新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行村,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2、规划目标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六年上台阶”的目标,2014年规划起步实施,2015年全面推进建设,2016年完善提高,到2020年将新农村初步建成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具体目标如下: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到2016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600万元,其中蔬菜、水果、养殖产值350万元,对农民纯收入贡献超过50%。工商企业全面发展,劳务输出有序进行,做到80%以上的农民有自己的产业或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2)现代农业初具规模。通过实施土地治理,将全村现有的土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沿河县城的蔬菜、水果的供应基地,现代农业观光目的地。采取公司加农户、常规栽培与反季节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土地,保证四季都有农产品供应。农业科技含量明显提升,全部土地实现节水管灌化,果树地实现滴灌化,农作物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做到农产品绿色、环保、健康。 (3)村容村貌更加整洁。远景设计院指出村庄主要道路实现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五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70%,有专职环卫人员清扫村庄卫生,垃圾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主要路道安装路灯。 (4)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程度普遍提高,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项以上的实用技术。农民观念更新,乡风文明淳朴,农村群众公德意识、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养成节约、环保、卫生的良好习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保持100%。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建立起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实现村务公开制度化,使农民对集体事务和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全村社会和谐,实现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农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勤勉协作的意识明显增强。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机制全面落实。